方炳贵笔下的人物生活

方炳贵,男,8月出生,1930,出生于党员,福建省福州市人,福州蔬菜公司退休职工,福州广播电台左海乡音特约主持人。

方炳贵长期致力于传承民俗、传播文明,成为我省民俗文化的优秀传承人。他不顾年迈,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坚持研究福州风土人情和福州话,传播福建传统民俗文化。他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长期无私捐款助学,谱写了助人为乐的感人篇章。

从1958开始,方炳贵一直在做福州广播电台的福州话广播。50多年来,他被特别邀请担任福州广播电台左海话主持人,保护和传承福州话,帮助福州人铭记历史。也是福州电视台《方老讲古》的主讲人。65438-0990方炳贵患左肾晚期癌,住院行肾全切除术。65438-0994因心肌梗死住院接受支架植入术。2008年,第三次癌症被送到医院化疗。住院期间,他在医护人员的支持下,通过术前录制节目或推迟治疗,坚持完成每期节目的制作。观众看到的依然是他慈祥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他动情的声音,他的奇人称号流传开来。70岁时学会使用电脑,编纂出版了《福州老街》、《福州成语》、《福州老商业》、《福州风俗志》等13部200多万字的乡村文化专著。为了获得有关闽都传统文化的详细资料,他不顾年事已高,到闽都的每个角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他说:我的长征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保留对八闽传统文化的记忆。

在台湾省乡亲的支持下,他创办了福建福海文教基金会。在过去的十年里,该基金会捐赠了4000多名贫困学生,并在永泰和闽侯建立了4所希望小学。资助民间文化人出版30多本地方文化书籍;他还出售自己出版的书籍用于慈善事业,并将所有收入捐给基金会,以帮助贫困学生。

他是福州精神文明建设顾问。在他的倡导下,福州积极挖掘传统节日习俗资源,成功举办了7届外九孝亲节、邻里节,成为我们的特色品牌。他还倡导建立杜敏乡学和杜敏文化遗产示范点。如今,杜敏乡村研究工作坊坚持每月授课,已举办乡村研究讲座90余场,成为传播民俗的广阔平台。福州二中、十四中、林则徐小学、台江四小、台江实小等中小学也设立了福建文化遗产示范点。还在论坛、学校组织了福州话普及教学、民俗体验日等活动,教青少年学会尊老助老、欣赏传统文化。从2007年开始,他设计并开始发行文明牌,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八荣八耻》、《福州市民十大不规范行为》等主要内容印制在牌上,在公交车和部分交通路口发放。近年来已经分发了数万张卡片。

方炳贵先后获得福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优秀职工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人、福州市首届道德模范、2010感动福州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方炳贵的一切成就,都是在与死亡和灾难的斗争中赢得的。1991年冬天,他的专著《福建民俗志》即将竞标付梓与荣泰的合作项目“福海文教基金会”。与此同时,他在春节期间忙于为新闻媒体提供民间稿件。一次“全程无痛性血尿”后,他才知道是“坏了”。经医院专家诊断,他患的是左肾恶性肿瘤,而且是晚期。他听说“癌症可以治愈一半,也可以治愈一部分”,于是积极配合医生,尽快抓紧手术。经过三年的大剂量化疗,他忍着巨大的痛苦,抽空整理了半辈子积累的几十万字的乡土文化笔记。在此期间,他介绍猴年春节习俗的文章至今还能在《福州晚报》上看到。

1994年夏天,方炳贵在例行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癌细胞。住院20天后,他迅速离开医院去做他热爱的事业,福海文教基金会也在这一年正式成立。由他主编的《左海春秋系列之一》《榕树下》出版,积极帮助民俗文化同仁继续出版该系列。

2000年春天,当死亡再次降临时,方炳贵突然心脏病发作。此时,正是《左向海音》成为著名的广播节目,每天有20万听众锁定94.4 FM,等待收听《方先生的报告》。医生为他植入支架后,匆匆想出了如何治疗才不会让观众失望。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护士们,护士们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并承诺他会选择每天打点滴的时间。在电台同事的支持下,他要么先把点滴录下来,要么先把点滴录下来,一节课都不放过。他做心脏手术的时候,观众每天还能听到他的《荣成古文化》、《方先生的报纸》。在他与死神的三轮搏斗中,他得以让外界知晓。他看到的依然是他那慈祥的笑容,那动情的声音。期间还应福建人民出版社邀请,完成了《福州民俗文化丛书》中的《福州成语》、《福州老街》、《福州老商业》等投稿任务。

今年6月,医院再次传来方老第三次癌症复发的噩耗。目前,他仍在医院化疗期间冒着39度的高温,被搀扶到杜敏乡校,被抬到广播录音棚录制《左海乡声》节目。35万字的《名城回忆》手稿也已经送到出版社,将于近期出版。

77岁的方老先生说:在有生之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传播八闽方言的优秀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