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小学语文教材血性大变」?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具有紧迫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时代命题。那么,就不难解释中小学语文教材“大改”、古诗文大增的现象了。大家还记得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这是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一个信号。

文化与教育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从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衍生出来是大势所趋。

1、

第一,客观看待“死记硬背”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害了孩子。而民国大师鲁迅等人在反思自己的童年教育时,都表示这些背诵的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实古人的教育也不完全是什么都不懂的死记硬背。童书,比如《走向一个大人,孔乙己》,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二阶,和今天小学一年级课本《上中下,人口手》差不多。而且,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神童诗》、《中国古代文学笔记》、《唐诗三百首》等。,都是教给孩子语言、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的知识,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生命之始,自然是好的;性相近,互学远”,只有12字,很清楚地解释了儒家的“性本善”理论,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然后说说学习,父母的责任,幼儿的基本礼仪;然后讲天地四时,仁智,人情好恶,孝信;然后讲经典,千年历史,勤学故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等。钱文子不仅是启蒙的教材,在古代还起到了数数的作用,所以老少皆知,无论识字不识字。我熟悉蒙古语学习的阅读材料。过了初步的文字关,再去读“四书”“五经”之类的,自然会加入进去,理解,明白。

与轻视背诵相联系的是,“郎舒朗声”在今天的中小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我们知道,中国的名著,古今中外,最适合背诵。因为汉语音节分明,声调抑扬顿挫,错落有致;好的诗词和散文搭配得很好,双音,节奏恰到好处。只有通过阅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它的美感和音乐感。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全班一起读,书声朗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阅读理解诗词,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兴奋点,而且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对语文的认知感和对文章句子的敏感性。而且“团口”二字的背诵对学生集体观念和意识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熟读、背诵名著,培养高尚、典雅、简洁、纯粹的文风,对现代写作也有积极的渗透作用。因此,学生有必要多读书,有选择地背诵一些名著。

第二,坚持通读一部经典。

现在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是按学科分类的,什么都有。除了学习课本,学生们还接触到许多课外阅读材料,如互联网、报纸和电视。他们的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头脑聪明,青春洋溢,是古人无法比拟的。但是,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并不深入,或者一知半解,或者没有实践,或者一知半解,或者似是而非。笔者曾经给北京的高中生做过一个问卷,问他们完整读过多少长篇名著或者小说。结果很多同学都没仔细看过一本,很震撼。

我们知道,大多数文学名人和英雄都是看诗书的,但对他们有绝对影响力的书往往也就一两本。比如司马迁编《子同治简》,模仿《左传》;归有光的文笔出自《史记》;陆发言《切韵》的由来,是他想起了20年前刘真等人在他家宴上闲聊时的几句关于押韵的话。挚友曾允干,音韵学成就卓著。他说他只看懂了卢法言的《切韵序》,甚至只是序里的一句话。可见,书不是读得多,而是读得是否透彻,读的东西是否内化为己用,并能用于学习和生活实践,才算学习到家。

说到研究韩愈的文章,元人程《程家塾读书年表》说:“读韩文,要自己读一两篇,要背一百遍,这才是你终身所依。看完之后一定要反复看。每篇文章先看思路,知道一篇文章的纲领;其次,看它的叙事、轻重、寓意、转换、示范、开合、关键、第一腹、结尾、细节、深浅、顺序。比如一棵树,从根到面,茎生枝,枝生中国叶,大小和树一样。再折一根树枝,会看到各有各的枝叶,还是一棵树,从来没有乱过。这个可以用来认识语法。如果你能这样学习,你会学到世界上最好的,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其实这和我们今天学习写作,从构思、布局到写作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孔子读《易》、《边巍三绝》;王安石评杜甫“读万卷书,下笔如神”;朱说“读书之法,循序渐进,熟能生巧”;清代的颜若渠在读书时可以学到“言中之意”。这些都是反复阅读,深刻鉴赏,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勤与思相结合的典型。真正的读书,是在书破了、砸了、砸了、撕了的时候读,读字面意思,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对于汉语课程的教与学来说更是如此。

如果每一所中小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带领学生阅读一到两本经典,并坚持长年累月地啃读,让学生在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彻底地、反复地阅读理解,那么不仅能达到“一辈子靠这个”的目的,还能养成勤学、细心的阅读习惯,培养爱书、爱家、爱传统文化的品德,在学习中培养修养。如果逐渐形成品牌效应,比如某中学的学生因读《论语》而出名,某中学的学生因读《孟子》而出名,那该多好啊!

第三,增加日常礼仪和规范教育的内容

在当今独生子女占多数的情况下,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是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环境中长大的。除了课堂内外的书本学习,其他方面的尝试和实践很少,更谈不上体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打扫街道,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祭扫,都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所以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小孩子缺乏基本的礼仪和生活常识,坐也不坐,站也不站,没有礼貌,不尊重老人,不体谅别人,心里只有自己。在古代的学前教育中,从牙牙学语开始,就严格进行“儿童礼仪”的教育,即走路说话、吃饭穿衣、端茶倒水、收拾屋子、进出等最基本的礼仪和规范,如《弟子规》:“冠须正,新结须结;袜子和鞋子剪得很紧;皇冠套装,带定位;不要弄乱了,弄脏了;衣饰高洁,不贵”,“步从容,立正;深鞠一躬,毕恭毕敬;不练门槛,不瘸,不蹲,不抖小胡子等等。以前我们只是一味的批判,认为这是封建残余对孩子的毒害。其实这些书都是古人长期总结探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阅读识字教材和教育理念,无非是教孩子待人接物的最基本的礼仪。在日本中小学和家里,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出门要说再见,回家要打招呼,过马路要遵守红绿灯规则,餐桌前要按顺序坐好。他们反复排练,直到孩子们记住,在马路口只要红灯亮,不管有没有无人驾驶汽车,他们都会坚持绿灯。其实这和道德礼仪无关。某种程度上是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相反,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从小就在提倡“爱国”这个模糊而模糊的概念,但孩子对自己的家国没有明确的认知,加上空洞无聊的说辞,教育根本无法实施;教年轻人如何“打水扫地”,直到大学校园完全是倒置的教育。这时候教他们注意gfd,穿衣坐,尊重上级,扫一扫,处理一下等等。基本上是无效的,因为他们的思维和习惯是固定的。因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应该包含应对日常生活的内容。只有把国学和基本礼仪、生活常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育人作用。

第四,我的建议

在古诗文大幅增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乡土意识和家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古人有一种固有的“定居于地”的观念,这种观念我们长期以来一直批判和讽刺,认为是小农经济下的落后观念。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发展到了“过犹不及”的程度,那就是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孩子往往不喜欢自己的家乡,农村孩子羡慕城市,城市孩子仰望外国,甚至厌恶和鄙视自己的家乡。它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飞走,却又害怕躲避。这反映出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严重缺乏本土意识和本土文化教育。

我们的父母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时候我们看不到电视,也没有现在的孩子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但我记得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当地英雄的故事。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人心。家乡美丽、自然、宜人。每一个村名、山名都有着美丽、奇特、神话般的故事,有的浪漫,有的悲凉,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产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但现在中小学生,甚至农村学生,不仅有大量的课外书要读,而且有些学生沉迷于看电影、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网聊天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身体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农村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文化闭塞。学生在报纸、电视、广播里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大城市的繁荣和富足,所以向往城市,这反映了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厌恶。他们从小就有自卑感,这种感觉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而中小学语文教材对范文的选择偏向城市文化,较少反映农村生活。学生们熟悉故宫、长城、黄山和泰山等景点,但他们对家乡的自然特征和名胜古迹知之甚少。缺乏本土观念和文化的教育。即使在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很少有老师系统讲解,学生也不亲身体验,所以知道的很少。导致学生乡土观念淡薄,甚至对故土漠不关心,没有亲近感。

所以我觉得既然全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不一样,就应该相应增加乡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乡土观念和故乡情怀。同时,中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也可以到大自然中去锻炼,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格。春天的柳树是绿色的,夏天的群山是盛开的,秋天的小麦是金色的,冬天是白雪皑皑的。在壮丽多变的自然风光中,学生自然会产生热爱家乡、热爱山川、热爱家国的深厚感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积累和接受,是课堂上永远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和精神财富。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把握度,真正做到古诗词带给孩子心灵的意境,而不是一味的摇头晃脑。

就像我们学习中医一样,我也一直在思考。

创意、讲故事、吸引人、主动学习是我们积极探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