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文化”的反思与重建
——读《复杂科学视角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草稿1)的思考
从学习《中国班主任研究》开始,我就有一种反复阅读的奇妙感觉,使我的思绪游走于字里行间。读上海市闵行区教育评价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卢燕琴的《复杂科学视角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读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掉一个字。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反思,都值得咀嚼和思考。
第一,从“还原论”到“科学复杂性观”
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主要涉及班级文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功能和建设途径。在描述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时,大多数研究者都是按照还原论来讨论班级文化中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构成要素,在静态研究中对班级文化进行横向切割,而很少提及班级文化的各种要素在班级这一特定领域的整合。
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应该全息渗透于班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需要整体布局、有机推进。以复杂性科学的独特方法论审视班级文化建设,一条由班级自组织、文化要素间横向整合、纵向发展阶段循环递归、确定的文化方向和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处理等构成的文化建设脉络逐渐形成。
另一方面,我想整理一些20年来积累的所谓教学经验,包括“班级文化、班级特色”,但往往只停留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至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还是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我还没有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效渠道。现在,鲁老师为我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班级文化建设研究的方法论之门。陆老师不吝赐教,对“还原论”、“复杂性科学特有的方法论(整体论、关系论、不确定论)”等专业性很强的关键词进行了科学解读。欣赏鲁先生的无私付出,让“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融入到“理论与学习相结合、文献与思考共进”,从理论的角度反思实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第二,从“阶级文化”到“文化教育”
从班级形象设计(班级名称、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班级歌曲)到班级自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系列活动设计与推广、班级制度建立与过程评估),再到班级不确定事件的处理,都说明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代表着班级个性,不可简单复制。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班级文化不仅仅是静态的、外显的简单呈现,而是一个充满理性思考和情感* * *、充满成长动力的创造过程,它优雅而美好地根植于科学创造——实践理解——新质生成——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阶级文化是基于阶级整体性和关系理论的文化基因,而不是服务于个人的文化表征。我觉得我在建设班级文化的时候,整体性、社会性、民主性还是不够。想起张春兰博士对华师大“班级生活民主管理”的评价,我不禁起鸡皮疙瘩。
附件:
首先,班级生活的构建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虽然班级生活的构建客观上具有养成行为规范(即习惯)的功能,但其真正的价值并不仅限于此,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现代民主公民的学习方式。从终身学习的角度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更是促进理解和对话;一切有益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活动都是学习,如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休闲活动、交往活动等。因此,班级生活的构建不仅是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行的路径。
1,学会生活(学习快乐生活的理念、态度和技巧)
2.学会实践(学会计划、组织、实施、调整和评估活动)
3.学会沟通(学会表达、理解、合作、包容和关心)
4.学会服务和贡献(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联系起来)
二,当前班级生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观念没有更新,班级生活建设的价值没有明确。
2.班级组织建设和学生领导力培养不理想,班干部没有发挥带头作用。
3.班级学生情况研究有待深入(家庭、性格、爱好、特长、经历、职业期望),师生关系有待改善。
4.班级生活的制度化建设有待提高。(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评估和推广)
三,改善课堂生活的策略
1,转变学习观念,明确班级生活建设的教育价值。
2.为家长开设大讲堂,开阔视野,增进亲子感情。
3.开展文化活动,感受文化氛围,提升思想境界。
4.申请研究课题,体验研究过程,提高综合素质。
5.如何培养班干部的领导力和服务精神?
6.班级生活建设的系统化设计?
7.对班里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在张春兰博士作出“班级生活民主管理”的专业诊断后,我痛定思痛,从班级生活建设的教育价值、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学生情况的研究、师生关系的调整、系统化的设计等方面逐一思考,使班级生活民主管理有了显著的提升。
现在结合鲁老师十几年来对上海市闵行区“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革命性实践研究,以具体班级的实践研究为例,我发现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总的来说,多元文化建设是统一的,文化建设的独立性较少;文化建设要素多,文化建设整合少;多文化建设被削减,少文化建设被推进;多元文化建设路径,少文化建设语境。
问题一:班规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
六年级开始,我绞尽脑汁设计了一首三字经。因为是老师单方面设计的,没有学生的参与,所以三字经宋就成了一个角落的摆设,一个为学校考察而设置的教条,而不是基于学生需求而营造的文化氛围。
问题二:价值认同弱化主体参与
班级开展的研学旅行专项活动参与人数逐渐增多,但活动的主观性和参与性不尽如人意。手机游戏就是个别学生离开父母的监管,争分夺秒,把一切抛在脑后,找个安静的地方安安静静地玩到手机电量为零,然后从恍惚中醒来。
问题三:协同教育弱于岗位教育。
初中阶段,主科的学习是最重要的,论分数的英雄数不胜数。过于重视小课题,或者过于分散,都是不可接受的。很难创造出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合作育人的局面。对于班主任来说,“构建班级成长同体”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更需要人格魅力,甚至智慧和远见。
问题4:结果检验弱于过程体验。
在推广“你好,暑假”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望,更在意奖项的结果。初中生争强好胜的欲望日益减弱。他们可能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能做什么,他们更注重过程的体验,而不是结果的呈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性的检验和评估相对困难。
问题五:文化认同弱于主观感受。
班级文化的认同需要基于班级名称、班歌、班级口号、班级标志等班级形象,或者班级生活的设计与实践。任何脱离学生实际或代替学生决策的想法都不可取。“聚是一团火,散如满天星”是阶级文化“形聚神聚”的最高境界。但实际情况是,教师为了应付考试或从经验出发,简单地删减了复杂,大部分直接代替,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生无知、不满、无法接受,当然也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三,从“纸内”到“纸外”
摘要:本文以鲁老师十余年来在闵行区开展的“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变革性实践研究为例,以具体班级的实践研究为例进行了具体阐述。班级文化是精神的。如果太虚无,就无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扎根。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有表现力的形象设计。各种班级形象设计相互独立,相互印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在各种形象设计的交汇处。
(1)班名:“七色花中队”
以“七色花中队”命名,是因为我们班一半学生是新上海人,一半来自高知家庭。学生个性鲜明,棱角突出,兴趣广泛,能力全面,就像光谱中的“红、橙、黄、绿、蓝、紫”,班级因此得名。但是因为活动报告里有班级名字,就像家长给孩子起名一样,没有经过孩子同意就直接把孩子的名字上了户口。好在同学们还是认可这个班名的。有些同学在美国电影的制作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个班名。随着一次又一次活动的开展,这个班名逐渐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符号,代表着我们班的集体色彩、竞争、活力和繁荣。
(B)班级口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班级口号是在班级建设前期由学生提出,然后举手表决,最后集体认可,成为我们的班级口号。当时是刘一舟提出来的,他还写了毛笔字,贴在教室前面,作为我们班的行动口号。没想到,我们的市级德育实践题目《行走与思考——初中生文化之旅的实践与反思》与这个口号不谋而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动胜于语言”,“万里路始于脚下”。所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了我们用行动践行班级文化的班级口号。
(三)班级标志:“梅居”绅士文化
虽然我们的城市德育实践课题已经圆满结束,但我们探索文化的旅程还没有结束。我们以“君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为新起点,开展梅兰竹菊自由分组、梅兰竹菊会徽设计、梅兰竹菊种植体验、梅兰竹菊实践探索、梅兰竹菊文化探索、梅兰竹菊精神探索。随着活动的全面、有序、深入开展,梅香、兰韵、竹韵、菊魂正在逐渐深入人心,最终希望达到“谦谦君子,谦让自生”的行为文化。(出自《易经·上经·虚心》,大意是道德高尚的人总是用谦卑的心来修炼自己的身心。)
(4)班歌:暂时没有。
(五)班旗:探索文化之旅
从班级建设开始,我们就开始酝酿文化探索活动。洋山深水港、探秘名人故居、探秘绍兴文化之旅、寻根问祖、上海博物馆、探秘上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目山之旅、安吉之旅等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或近或远的记忆和或浅或深的影响。特别是在班级活动之后,梅剧团召集、策划、组织并实施了文化探索活动。更重要的是,我会和父母一起或独自开展主题文化探索活动。收益因人而异。从活动的参与度和效果来看,“探索文化之旅”仍然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愿意在其中投入时间和精力,并不断改进和推广,以取得更显著的教育效果。
班级形象设计只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将这些设计中的文化意象转化为真正的班级生活方式,班级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进入“深水区”。叶澜教授指出,“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应该理解为一个动词,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会被激活。”文化意象要想在班级建设中生根发芽,确实需要在班级的自主建设中系统构建,实现横向关联,纵向递进。
(一)落实到班级组织建设中。
(二)嫁接班级活动的设计和推广
(三)进班制度的建立和过程评价。
第四,从“进”到“出”
走进鲁老师的《闵行区班级建设转型实践研究》,发现班级自组织建设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中的子系统在没有外界指令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班级自组织建设是指班级的组织、制度、文化和活动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独立运行,从而充分发挥班级整体的教育功能,突出班级的文化个性。班级岗位建设、班级系列活动、班级评价体系等。都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产生教育力量,从而影响学生的发展。
做法一:温馨的课堂环境布置。
教室的布置是为了谁?是给谁的?如果明确了课堂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学习场,那么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为了所有的学生。所有的教育资料都来自学生,学生阅读的书刊,学生的书画作品,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创意编排,都是以学生为本。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喜好、心理变化、成长特点和精神需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布置的主题、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学生立场的班级文化建设才能深入人心,达到“我爱我的班级”和“文化熏陶”的教育效果。
练习2:改进班里每个人的岗位设置
班级组织建设包括班级小岗位建设、小组(队)建设、班委培养和非行政社团建立,是“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创造性参与班级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这个环节落实班级文化?蒲公英中队全体成员在调研了蒲公英的成长机制后,将传统的班级组织部、宣传部、保健部、学习部更名为“阳光部”、“风部”、“雨部”、“沃土部”,重新界定了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职责明确,聚合在班级统一的文化形象下,很有班级针对性。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还根据部门职责申请了自己感兴趣并能胜任的职位,并通过职位建立了自己与班级的联系。这种联系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实践中感受班级文化,实现成长。
“班里每个人都有岗位”,首先,一个班可以有哪些岗位?谁将负责这些职位?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工作要求?有没有岗位评估机制?遇到不适合或者不适合的岗位,如何进行内部调整?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对班级岗位的设置、认定、调整、完善、提升的岗位认知和责任。
实践三:明确四年德育序列的主题
如果说我之前四年的初中教学经验是“规范教育、能力提升、均衡发展、目标管理”,那么在实践中还是卓有成效的。现在回头看这些所谓的经历,似乎以前的班级建设更多体现的是班级管理,而不是文化建设。现在,我以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环境文化、种植文化、体验文化、探索文化、行为文化为抓手,以研学旅行活动为载体,逐步形成班级文化和班级特色,让学生触摸文化脉搏,感受文化氛围,锻造现代社会的文明人、文化人。
五、从“教人有形”到“育人无痕”
学校有“绿色成长”的教育目标,我也一直在努力理解“绿色成长”的内涵。今天看了湖南新课评副总编彭兆平的《给儿子的二十年》,里面提到了“心灵的舒展和成长的欲望”。在我看来,“绿色增长”应该是指“自然生活和自由成长”。如果限制和制约过多,生命的活力和张力就会受到抑制,不利于个体生命的长远成长。
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我们如何用系统的、整体的思维来构建我们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不确定因素?怎样才能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找到班级文化建设的联系和平衡?
现在,我再一次学习鲁老师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复杂科学方法论的分享。
还原论:认为现象可以由许多更深更简单的部分叠加而成,无论量变到质变。班级文化被理解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部分和功能的线性叠加,并不认为每个部分都会发生质变,以至于某些部分会相互产生影响。与还原论相反,是整体论。
自组织:在没有外界指令的情况下,系统内部的子系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班级自组织建设是指班级的组织、制度、文化和活动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则独立运行,从而充分发挥班级整体的教育功能,突出班级的文化个性。
全息渗透:
阶级文化无处不在。
阶级文化的存在与阶级生活的全息统一
班级文化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它的常规性和无痕性。
复杂性科学的独特方法论;
1,整体主义(在班级形象设计的细微之处体现班级文化的整体描述)
2.关系论(或协调论、整合论,班级文化建设与班级组织建设、活动推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关系,这也是我在班级自组织建设中完成班级文化纵横整合的方法论基础)。
3、不确定性理论(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遇到许多不确定性、冻结性的意外,班主任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对环境施加影响,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主体自身的复杂性——科学复杂的思维品质、一体化的组织策划活动、文化建设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学了十多天,发现实践反思和理论研究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鲁老师及其团队以十余年的深入发展和变革性实践研究的缜密思考,发展出如此丰富扎实的理论研究来激励和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后来者,字里行间的理论深度、智慧和专业精准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