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的结构是怎样的?
1998修订的《新华字典》对“丁”字的解释是:丁的读音为dǐng . 1;古代炊具,一般有三足两耳;2、大;3、锅;4.就像现在这样。
不同的字典对单词的结构有不同的看法:
第1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学生词典,描述如下:丁,12画,丁部分,上下结构。
2.李行健主编的《小学标准词典》(语文出版社)第71页描述如下:丁,丁部,12画,半封闭式结构;
3.唐小平主编的《新课程小学生词典》(人民出版社)在103页有如下描述:丁,丁部,12绘画,上下结构。
4.“百度知道”有三种说法:
(1)上下结构,因为部首是“目”,“丁”也是象形字。因为在古代,人们用架子来立锅,就形成了鼎。
(2)半包围结构,下面不是一个字;(3)单音节字。丁字是一体结构,现代简化字部件中的“目”字不是“丁”字的构形部分,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实际上是丁字肚子的象形表示;左右“从”不是表意或表音部件,而是三脚架脚的象形表示。从甲骨文开始,“鼎”就是一个象形文字,它的形状有点像“真”字,表示一个有脚的大腹容器。只是在篆书改隶后(即小篆成为隶书的阶段),形制才转化为左右“从”。大家统一一下吧。我个人觉得还是把“丁”归为上下结构的词比较好,因为从查字典的角度来看,“丁”的部首是“目”的部分,下面虽然不是词,但也是词的一部分,一部分。“定”字有两个部分,根据上下结构词的划分方法,可以归为上下结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