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场景
家庭如何支持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驱动下,儿童会不断形成自己对环境的体验和认知,并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感受和认知,以获得更好的认知和更好的自我实现。
父母提供的家庭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完成这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家庭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环境的敏感度,而不是知识和技能。
感知来自于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成长中的大量尝试,让他们理解成长的深刻意义,探索更多的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比如,让孩子感受到可以学习新知识,体验自己不断的成长,经历考验和挑战,让自己成长,快乐;他们热爱一件事,全身心投入,获得快乐;他们不需要准备好开始做某件事,而是边做边学。知识和技能都是他们成长的副产品。
核心是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这是人的本质意义。
当然,家长会觉得这个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很多资源,帮助孩子成长。
我想说的是,你的大部分投入都是为了强化应试教育,这是应试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上的推进和拓展。
而不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上早教班,右脑开发班,儿童游泳班,精细动作训练,大动作训练,因果知觉训练等。这些精细育儿和应试教育的理念本质上是一样的:人的生理和认知发展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方面,通过对细分内容的刻意教授和练习,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进而让孩子整体得到很好的发展。
个人认为这种想法来自于早教机构的洗脑宣传,而不是科研。
当然,对于新一代有学历有知识的父母来说,可能会觉得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所以他们对精细育儿理念的接受,不仅仅是因为粗糙的直觉,或者是商业营销的影响,也有相应的科学研究。
在科学理论上,我认为人们受行为心理学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很大。
他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通过奖励或惩罚的刺激,人可以向设定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理论,斯金纳创立了程序教学法。他把教材分解成由数百个甚至数千个问题框架组成的程序,这些框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人的学习就像打怪兽,升级。在不断升级奖励的刺激下,他们逐渐学习设定的知识。
此外,他的理论是基于坚实的科学研究。但这种直观的、有科学研究支撑的教育理论,真的是好的育儿理论吗?
我接触过一个家庭。男孩小学五年级。他是人们眼中典型的问题少年。他在学校不完成作业,和老师顶撞,和同学相处很粗鲁。大家都觉得他家的教育有问题。
他的家庭教育有问题,但不是不被教育的问题,而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他父母的教育主要以打骂为主。他爸爸有一次打孩子,把拖把杆打坏了。
结果孩子怕挨打,怕他爸爸,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怕挨打而停止做一件事。
深入了解后发现,孩子在与父母交往时,在没有学会与人交往的情况下,就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给自己的行为设限,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自尊人格。无论如何,如果我犯了错,我的父亲或其他人会惩罚我。
行为不当,被惩罚,他用被惩罚来补偿自己的错误,这是他的认知。而不是因为错误而反思和自省。
显然,惩罚并不能阻止孩子的不当言行。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如果斯金纳原理被普遍而稳定地应用,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奖惩的不断刺激下成为理想的孩子,但我们做到了吗?显然效果很差。
我们来看看父母常用的奖励方式。很多家庭往往会有这样一个约定:如果孩子考试能考几分,家长就给孩子买一双AJ。结果分数还是一样,AJ没有。
事实上,一个简单的逻辑可以揭示一个普遍的现实。如果奖励真的有效,那么每个孩子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现实情况是,孩子的成绩差异很大。所以AJ对提升性能的作用不大。因为,对于一个人的行为,简单粗暴的奖惩通常是无效的。
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例如,孩子的行为可以通过表扬来塑造。奖惩其实很难有效引导一个人的行为,因为人不是为了外在的奖惩而生的。许多研究表明,物质奖励会抑制人的创造力。[1]
其实有些理论,你只需要用实践去检验和思考,就能发现矛盾。只是我们在面对科研和权威,与直觉一致的时候,有时会忽略更有说服力的真相。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和妻子会尽量减少对奖励、惩罚、贿赂、欺骗、恐吓和胁迫与孩子互动的依赖。
那么我们用什么呢?真的!——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和我们真实的想法。在我们长期的交往中,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性格和思维方式。
父母需要让孩子体验和感受我们需要在他们的成长和生活中体验的真正意义:规律健康的饮食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和健康成长,刷牙是为了牙齿的健康,探索和学习是人的天性...
在许多家庭中,强化孩子的基本需求和生活中的自然本能是一项任务。外界压力让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家长也用游戏化来诱导孩子完成和炫耀自己的育儿技巧。暂时不深入讨论这个话题。这里我想做两个提醒:
让我们远离斯金纳和巴甫洛夫。这些科学家科学实验的实验条件和场景很难迁移到个人成长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对于现实生活来说,也许这些实验揭示的原理只具有哲学意义。
生活不是斯金纳盒子,孩子也不是心理学家用来做实验的老鼠、鸽子、小狗。我们不能像科学家训练实验动物那样训练我们的孩子,但我们应该训练他们。
父母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传递给孩子。只要我们相信孩子,相信人的成长,耐心等待,孩子会用善良稳重的性格来回报你。
正如《自我驱动的成长》中所写的:“过去40年的研究一再表明,父母‘激活’孩子的各种形式的监控手段和激励手段,实际上已经摧毁了内在的驱动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激励自己,让他们知道,他们身上总有一些重要的东西可以影响这个世界。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并努力赋予他们生活的意义。"[2]
当然,再好的性格,孩子还是会犯错,出现不恰当的言行。这就需要父母接受和包容孩子偶尔的错误,同时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对于孩子的成长,不仅奖惩无效,人的成长也不能完全细分成很小的能力,然后一个一个去培养。
人的认知能力确实是可以细分、细分、再细分的。现在有大量科研成果研究人的各种细分能力。但是,这些研究的作用是向我们呈现人的认知特点和成长特点,而不是让无微不至的培育者过度解读人应该分段教育和成长。
人的成长是整体的协调发展,是整体生活的丰富体验。
在与环境互动时,无论是认知输入还是输出,都是我们全身协调运作的结果,而不是一个精细动作、一个大动作或者一个神经连接的简单作用。所以,当孩子有相应的缺陷时,我们需要精心培养,但当孩子正常时,请让他自然和谐地成长。
《我停不下来》写道:“不要靠目标,要靠制度过好自己的生活。所谓系统就是‘你经常做的,能提高长期幸福概率的事情’。对于漫画家来说,这可以是每天画一幅漫画;对于写手来说,可以是一天500字。与目标不同的是,系统带来了持续稳定的低层‘嗨’流。他们指的是日复一日的充实生活,而不是宏伟目标的诱人画面,但没有如何实现目标的说明。”[3]
人是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极端发展,至少在生命的最初几年是如此。最终我们会有自己的专长,但专长是在我们已经建立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的。
正如《刻意练习》[4]这本书所揭示的,大师的确是刻意练习的结果,但大师之路的开始却是童年对某样东西的热爱。在对他们所热爱的东西建立了丰富的感知之后,他们有一种完全投入的热情,这种热情可以驱使他们长时间地刻意练习。
支撑孩子自我实现的生命、生活、父母、家庭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孩子成长发展的健康持续的良性驱动力。
文学:
[1]列纳德·蒙洛迪诺:弹性,P54-57,中信出版社,2019。
[2]威廉·斯蒂克斯·路德、内德·约翰逊:《自我驱动的增长》,第97页,2020年。
[3]亚当·奥尔特:《停不下来》第81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4]安德斯·埃里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
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编译绘制。
知识推荐:
列纳德·蒙洛迪诺:弹性。
2.威廉·斯蒂克斯·路德,内德·约翰逊:自我驱动的增长。
3.亚当·奥尔特:我停不下来。
4.安德斯.埃里克森和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
5.为人父母可以是一种快乐的经历。你的育儿方式正确吗?请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