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案例模板范文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案例模板范文(1)教学目标:
1,通过十个十,知道百的构成,初步感知小数的计数方法。
2、通过百位图,掌握百位以内整数十位的加减法。
3.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理解和掌握百分分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百的构成,掌握百以内整数十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百图。
教学过程:
首先,介绍一下
1,媒体演示如何包面包,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叔叔阿姨们是如何包面包的。
2.展示10袋面包,问学生:一个* * *,有几个面包?你是怎么算的?
3.引导学生总结:10十就是1百。
黑板:10十是1百。
4.问:谁知道100里有多少个十?
5.讨论:如何将数字100放入数字表中?
第二,拓展
给我看几百张图:你知道这里有多少个点吗?
让学生观察数字图表,讨论自己的数字方法,并进行交流。
完成右边的练习,并一起朗读。
第三,深入
1.我们还可以在百分位图上做加法和减法。
2.用教学软件“百位图”依次演示。
3.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做这些题?
(同学们可能会说1十加1十等于2十,2十等于20。或者因为1+1=2,所以10+10=20)
4.群里交流:50+10=?50+20=?50+30=?50+40=?
5.显示:40-10=?50-20=?70-40=?30-20=?90-50=?
让学生自己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6.总结:这些数字是整数十位。我们通过自己的大脑学会了整数十进制的加减运算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做题。
7.用所学知识完成第四题,对比计算正确率。
做完之后,和你的朋友核对一下,告诉他们你计算时的想法。
8.完成问题5的前三栏,要求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比较谁最快。每组最快的孩子可以做小老师,检查自己组其他孩子的完成情况。
9.在问题5的最后两栏,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题各部分的变化,然后再试一次,看如何继续编辑。
第四,总结
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积极思考,并与他们的朋友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收获了什么?讲给大家听。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案例模板范文(二)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学的意义,会运用正字法收集、整理数据。
2.对条形图(1单元格代表两个单位)和统计表有初步的了解,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提问和回答。
3.通过对身边有趣案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知道条形图(1单元格代表两个单元)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图(1单元格代表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提问和回答。
教学方法:讨论、观察、情境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统计表和水彩笔。
教学过程:
首先,设置情境问题来提问和介绍新课程
老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班有两个节目。你认为我们能做什么?
健康:唱歌,跳舞,画画,走时尚步伐。
老师:可以,可以考虑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从这四个类别中选择两个程序。怎么才能决定哪两个方案?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学过的统计学知识了。老师要大家投票决定。接下来,老师要求每组讨论两个节目,稍后投票。黑板上写着:“统计学”。
第二,探索新知识
1.收集数据的过程。
老师:我们需要收集数据作为第一步来知道哪两个节目有投票。
在黑板上写“收集数据”。
教师:分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师:让各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说说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以及为什么?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新的正字法。下面小组长按照“正字法”的书写顺序在黑板上画一笔。(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大群上台投票)
2.整理数据的过程。
老师:请把每个节目的投票情况整理出来,填入统计表。计算“加”的笔画数的过程就是整理数据的过程。(在黑板上写“组织数据”)
老师:为了让每个节目的数字更直观,我们一起做个统计图吧。小组讨论、报告和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报告在黑板上写下节目类型。)老师:0是起点。如果1代表1票,那么数轴上要依次标注的数字是1,2,3。哦,不对,副歌最多8票,只有5格。不够用怎么办?
老师:让我们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报告交换结果)一格不是指1票,而是指刚好四格半换两票。
老师:你认为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网格来代表两票。请用这种方式在条形图上显示每个节目的投票情况。老师想邀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幅画。
师:一格表示票数要根据统计表中最大的项目数和每一纵行的网格总数来确定。
3.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老师:你从黑板上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什么,明白什么?学生:xx票最多?Xx票最少?最多票数比最少票数多多少?已知条形图中的一个网格,根据具体情况,不仅可以代表1个人或事,也可以代表两三个甚至更多的人或事。
老师:你刚才的回答是我们对统计表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黑板上的“描述和分析”)。
第三,联系生活
老师:我们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统计知识。比如我们和妈妈逛超市回来,就可以数一数我们买的最多的是哪种商品。老师要统计哪个组的五角星在班里最多,哪个组表现最好等等。回家后,我们继续寻找可以用在统计学上的例子。下节课一起说吧。
第四,描述性分析
这个案例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老师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晚会开始,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因为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但是有两个节目,这就需要开展统计活动。我们必须从学生喜欢的节目中选择大多数人喜欢的两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是哪两个方案。让学生经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认识到统计学的必要性。在这样的良好局面下,学生积极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为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