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生的发展

苗文·马梅

有这么一个小姑娘,做什么都慢节奏,走路慢,能吃半天。别的孩子在吃的时候,她在吃;别的孩子吃完就去玩了,她还在吃。

好在她有个很有耐心的妈妈,知道她吃饭慢,提前在地板上铺旧报纸让她慢慢吃。老师们也很尊重她的慢乐,从来不会因为她慢而不断督促她,或者给她贴上不好的标签。

但是小学以后,小姑娘进步神速,好像突然“开窍”了一样,做什么都很快,成了运动高手。她下奥赛罗棋非常流畅,空间认知能力、专注力、观察力都比一般孩子强很多。

这是美国迈阿密大学神经外科教授林承志分享的一个真实故事。他认为,虽然小女孩直子的大脑一开始有点落后,但周围的人都尊重她的节奏,给了她足够的成长空间,所以她最终发展成了一个“聪明的大脑”,使小女孩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

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慢热:

“快点!”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那里磨蹭!”

“赶紧学习吧!”

……

但你知道吗,你的催促正在慢慢“偷走”孩子的智力。

孩子的大脑在0-3岁前发育80%,6岁前发育90%,65,438+02岁前发育65,438+000%。大脑发展如此之快,每天都有无数的神经元在建立连接,无数的突触在生成,无数的信息通过五官输入大脑。

大脑终于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助孩子,帮他理清头绪,做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或者探索新事物。结果,你的大脑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慌乱中,大脑只收到这样的指令:不要花时间去做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赶紧做完。

于是大脑切断了资源,去做其他的事情,孩子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做什么都是大大咧咧的,养成了无所事事的坏习惯。大脑成长的空间变窄,智力出现分化。

同样的事情,成年人三两次就做好了,孩子却要花很长时间。这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做信息处理需要好几次。

众所周知,外界信息是通过皮肤、眼睛、耳朵等五种感觉器官输入大脑的。以听力为例。大脑中的信息路径如下:

①外部信息(即声音)②耳朵③听觉系统④专门处理语言信息和储存记忆的脑区。

只有把信息传递给④,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和听懂别人的话,并采取行动。如果语言信息还没有传递到这两个脑区,就会被打断(比如被你催促),大脑就无法将信息内化,就无法产生智力,自然也就无法促进自身的成长。

脑科学家林承志认为,“抓紧时间”是培养聪明大脑、培养专注力的大忌。同为脑科学家的加藤俊德也表示,催促会阻碍大脑活动,不利于大脑网络的构建。

但是,即使家长愿意尊重孩子的节奏,老师或者身边的人也不一定会因为孩子而放慢节奏。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在拓宽孩子大脑成长空间的同时,提高做事或者学习的效率呢?美丽的妈妈给你两招:

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长可以买一个模拟时钟,教孩子看钟,随时随地把时间的概念带入日常生活。

比如晚上7点吃饭,你可以告诉孩子,“现在短针刚好指向7点,正好是7点。现在开始吃饭,半个小时就得吃完,也就是长针指向6的时候,就得吃完。”

然后讲不吃饭的后果,比如孩子爱听你读故事,他没有按时读完,于是当晚就不读故事了。当孩子有了时间观念,以后要做的事情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就不会拖延。

有的孩子说要做作业,但是可以坐在书桌前一个小时,打开笔记本一个小时。不冲,不冲,不打字,他们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想必很多家庭都遇到过。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你先问五个简单的肯定孩子完全能做到的问题,然后拍拍孩子的背,笑着对孩子说:“妈妈辛苦了,接下来该你了!”

记住,千万不要用命令式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本来孩子在徘徊,突然你敲了他一下,孩子开始专心答题。孩子回答完一个问题,你说,打孩子的背。“儿子,你这么快就能做出来!”!接下来是口算题。"

最后,孩子回答所有的问题。如你所料,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你可以趁机吹个彩虹屁。“我儿子今天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妈妈为你高兴,因为你不仅进步了,还多了一个小时可以玩!”

美丽的母亲揭示了她这样做的原因:

打背的目的是让孩子专心学习。

让孩子解决大家都知道的问题,目的是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的动力。

吹彩虹屁是为了激发孩子的自发性,让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产生更多的学习动力。有了动力,还怕治不好孩子的拖延症吗?

首先,马梅写这篇文章是想告诉大家,孩子做事慢,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不健全,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没有成年人快。我们应该在尊重孩子节奏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或督促,而不是一味的催促,剥夺孩子思考的机会。

更多精彩文章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不恰当的表扬会让孩子变笨,表扬父母有一套。

孩子胆小爱打人?两方面训练他,幼儿园不要哭不要闹。

孩子注意力差,拖拖拉拉?一招提高专注力,简单高效,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