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有多重(知道公斤和克)”教案。

#教案#简介“公斤和克有多少”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是“数与代数”领域中“常用量”的重要内容。KaoNet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蒂希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场景,知道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了解1 kg和1 g的实际质量。

2.掌握“1kg = 1000g”并进行简单换算。

(2)过程目标:通过建立千克和克两个质量单位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模糊的质量概念,并且会通过观察和称量来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不知道千克和克所代表的实际质量,没有千克和克的概念。而且质量的单位不像长度的单位那么直观具体,克和公斤很难知道。在之前的教学中,多次出现学生错用、误用质量单位的现象,但经过纠正后仍频繁出现。这就是症结所在。

教学重点:

了解1 kg和1 g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kg和g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质量的两个单位千克和克,正确估计生活中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

教学规律:

针对教学内容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讲解、演示、操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本课主要采用练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的质量联系起来。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知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感受重量。(约2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始时学生的状态为这节课定下了基调。因此,我给学生创造一个熟悉的去超市买水果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就要用到人们共同知道的质量单位,自然就导出了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开门见山,讲讲这节课的内容。

二、实践经验,建立概念(20分左右)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运算、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五个层次,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

第一个层次:理解尺度

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一定要有一个称重的工具——秤,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重。然后用课件展示各种常用秤的图片,让学生认识秤。

第二个层次:理解平衡。

老师问:“我想知道一个2分硬币有多重,你们用什么工具?”然后用课件展示天平,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为后续教学中克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层次:克的理解。

“克”是一个很轻的质量单位,要结合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根据心理学,思考始于行动。如果行动和思维的联系被切断,思维就不会发展。因此,我分三步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树立质量观念。

(1)1克是多少?

老师演示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的过程,让学生清楚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是一克。

(2)称重活动——称2分钱,实现重量1克。

首先,让学生称一枚2分硬币,并说出他们的感受。然后让学生从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通过称重、寻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并建立克质量的概念。(突破本课第一个教学难点)为学生日后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3)对质量超过1g的理解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带物品的质量,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上的克数,四人一组进行活动:先称自己所带物品的重量,再称别人所带物品的重量,感受克数不同的物品质量的差异。最后问同学们:与1克相比,你们感觉如何?加深学生对克的理解,为下一步对公斤的理解打下基础。

这个环节,从抽象到具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学习效果,进一步突破难点。

三、对公斤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在运算活动中感受千克的实际质量,树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用四个步骤帮助学生建立公斤的概念。

(1)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一袋大豆太重,无法用天平称量,所以需要用台秤称量一般物体。

(2)了解平台规模。

老师展示台秤,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台秤的计量单位:kg。并让学生认识到课件上台秤说明的好坏,讲述认识台秤的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1kg有多重?

通过称重称重,将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物体结合起来,初步感知L kg的质量概念。为了让学生感受到1 kg有多重,我分四步探索知识。

首先组织学生分组,用秤称出1袋大豆的重量。通过实际称重,我们知道老师提供的每袋大豆质量为1 kg。

然后称1 kg大豆,感受一下1 kg的重量。

然后,称一称组内饼干、铁、盐等物品的质量,再用秤称一称,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估算能力,加深对“公斤”这一质量概念的理解。

最后,老师从学生称的物体中找出两个体积差异较大的物体(如1 kg铁和1kg饼干),问道:“这两个物体的重量都是1kg。你认为在估算物体的重量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物体质量时,不仅要考虑形状的大小(体积),还要结合实物进行估算;同时,我觉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兴趣是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通过开展“称”、“称”、“估”等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1 kg的实际质量,树立明确的质量概念,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意识。

四、千克与克的比率。

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探究公斤和克的进步率之间的关系,体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加深学生对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步率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我做到了,所以我记住了”。

老师让学生先称2毛钱,再称1公斤饼干,表达自己的感受。加强对两个质量单元的理解。为下一次研究公斤和克的进步率做准备。

知道公斤和克之间的进步率有三个步骤。

(1)老师提问:猜一猜,一公斤有多少克1?

(2)小组合作研究千克和克的比率。

(3)交流本组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学生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方法1:每袋盐500g,两袋盐1000g,放在秤上也是1kg。

因此,1kg=1000g。

方法二:看到称重的饼干袋标注为1000g,称重正好是1kg。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过程在黑板上写下:1 kg =1000 g。

这样就简单明了地揭示了克和公斤的内在联系(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五,巩固实践,拓展升华。

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以达到“有序”、“多样”、“适度”的目的。

(1)基本练习-在()中填写适当的单位

通过填写单位,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的理解。

(2)装载大赛。

首先,老师向学生提出竞赛要求:(1)装载1公斤物品;(2)你可以用你有的,但不能用天平;(3)最接近1kg的组和最接近1kg的物品数最多的组获胜;然后,组织学生分组从本组的篮子里取1 kg的物品;第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称取物品的质量,老师在黑板上记录每组取出物品的质量;最后选出获胜的队伍,交流经验:请质量最接近1 kg的队伍介绍一下自己提货的经验。

通过这样的活动,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对公斤和克的认识和理解,学会了借助已有物体估算未知物体重量的方法,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3)健康评估

在对学生分组称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课前测得的体重,对照老师提供的《青少年健康对健康测量表》,学生就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让其他同学出谋划策:“你想对他说什么?”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评价总结;

让学生们谈论:你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每个学生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很好,需要改进。

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知识探索的过程,把学生作为知识建构的主体,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偏激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些让学生感受质量单位和比较物体重量的活动,并结合活动渗透了一些初步的统计学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克和公斤的基础上,重新体验常见物体的重量,逐步树立正确的质量单位概念,明确比较物体的重量,必须用天平称量,真正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另一方面,通过记录学生的休息体重,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了解使用不同量表测量质量的工具,初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自觉性。

学习情况分析:

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量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仅限于公斤,还有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课本上提供的内容,还可以从当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况,感受和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

2.掌握“1kg = 1000g”并进行简单换算。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建立1 kg和1 g的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设计理念:

1,给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激发学生的求知*。

2.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

3.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体验,自己感受,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反复的实践帮助学生突破了难关,同时也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体重秤,台秤或弹簧秤,天平,两袋盐等物品。

学习辅助准备:

各种各样的事情。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感知严重性。

1,游戏介绍:请两位跑得快的人到台前玩“背驮跑比赛”的游戏(被背的两人体重明显比较)。让大家估计一下谁最有可能赢。为什么?

总结:人很重要。

2.实践经验:让学生称桌子带来的物体的重量,感受物体的重量,互相交谈。

3、学生汇报感受,老师引出话题。黑板:有多重?

二,实践经验,概念的建立

(1)称量学生

1,老师:想知道一个人的真实体重,该怎么做?

2.让学生观察体重计,并观察它上面有什么。如何称一个物体的质量?想一想,和群里的同学交流一下。

点名报告并随机介绍kg是千克的符号。

3.让一组学生依次站在秤上,称出每个学生的体重,并说出两个学生的名字,在黑板上记录每个学生的体重。

4.让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权重数学生的人数,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数,比如用“正”字,或者用其他方法。

5.让每个学生背一个背,拥抱不同素质的学生,分别感受不到24公斤和32公斤的重量。

6.和全班交流,把各组的统计数据结合在一起,成为全班权重统计表。然后让学生问一些加减法的数学题,做加减法的口语练习。

(二)公斤质量概念的确立

1,称一下。在台秤或者弹簧秤上称一下我们队带的两袋盐。

学生观察秤的指针指向什么,老师指出1 kg是两袋盐的质量。

2.看一看。然后称一下手里的盐,边称边用眼睛感受1 kg的重量,说说称1 kg的感受。

3.估计一下,然后再掂量一下你周围的其他物体。你能找出什么东西重1kg吗?估算后,把这些物体放在秤上称重,告诉对方有多少个物体是1 kg。

4.猜猜看。老师拿出1袋棉花和1袋钉子。让学生猜猜哪个更重。说明原因,大家意见不统一,怎么办?实践证明,请分别称两个学生。

5.问题:这两袋物体的质量是1 kg。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觉得一个大的物体不一定重。

6.总结:刚才我们所有人都通过各种学习方法感受到了1kg物体的重量,但是像这些(举起一枚硬币,指着衣服上的纽扣,学生带来的鸡蛋,还有铅笔盒里的笔和橡皮等)怎么能知道更轻的物体的重量呢?)?

(三)建立克质量观

1.称一下铅笔盒里的硬币和文具。先看看老师怎么称几根粉笔。老师一边介绍克的符号“G”一边说。

2.学生分组工作,称硬币、鸡蛋、铅笔、橡皮和其他物品。

3.交换报告。

4.通过称量、估算、猜测、讨论等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

三、全班总结

似乎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除了称重,还可以通过估算来解决。

第四,课后练习,不断延伸

1.1 kg你去店里看或买的东西有多少?

2.回家后用秤称或称,估算计算,感受家里几样物品的质量。

提索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况,感受和认识千克和克的质量单位,了解1千克和1克的重量。

2.掌握1kg = 1000g,进行简单换算。

3.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这个单位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克、公斤、吨的质量单位。教材安排先认识公斤和克,再认识吨。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物体重量的问题,但是对质量单位还是缺乏了解,质量单位也没有长度单位那么直观具体,所以我们仅仅通过观察是无法得到理解的。为了让学生对克和公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给学生准备了足够的教具、学习工具和物品,比如台秤、天平和每组的体重秤,还有盐、水果等很多物品。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活动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猜、秤、算、比等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

本课教学重在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体会到1g和1kg的重量。该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和异质分组,为成员之间的互助提供了条件。小组内有组长、报告员、记录员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组织和规范,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动手做数学获取知识的快乐,同时养成学生乐于和同学交流思想的习惯。

设计理念

1.创造一个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给学生提供有趣丰富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矛盾,引发思考,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发现的问题。

2.建立新知识。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索”是核心,“合作交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猜盒子、称物体、称重等。,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理解、发展数学。

3.应用扩展。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学校和学生情况分析

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班里有42名学生,大多数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肯动脑筋,敢于和困难作斗争。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接触的事物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存在个体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的对策是: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利用有趣的数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教材和学生的潜力,根据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老师做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一个是空的,另一个装满了重物,并用细绳把每个盒子绑起来。

老师:请猜猜哪个盒子能弄断绳子?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把绳子拉起来,装重物的绳子断了。)

老师:同一个盒子怎么会这样?(学生猜测一个较轻,一个较重。然后让学生称这两个盒子,感受它们的重量。)

(给孩子创造了猜测和判断的机会,让孩子建立判断的自信心。)

老师:我知道学生喜欢玩游戏。现在,我们玩背靠背游戏好吗?老师选三个学生,一个学生背另外两个学生,说说背的感觉。)

这种生活中有趣而常见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重量,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欲望。)

(二)实践经验,概念的建立

1.知道尺度。

老师:如果我想知道物体的真实重量,我该怎么做?

生1:用手称。

生2:用秤称一下。

老师:谁能告诉我你见过哪些音阶?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老师也准备一些图片,比如玻璃秤,婴儿秤。)

2.树立公斤的质量观念。

(1)称一下。

老师:今天我们要用秤和秤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你知道规模吗?(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老师再补充。)

老师:你们都是生活中兢兢业业的人,对平台规模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分组称两袋盐。(小组人数不要太多,2-4个学生学习比较好。要求小组长监督每个学生阅读秤上的数字。)

学生开始活动,老师参与学生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团队报告。

老师:哪一组先说说这两袋盐的重量?

生1:我们组说两袋盐1斤。

生2:我们组的盐差不多达到了1斤。

老师:可能我们调尺度的时候有点误差。总之很接近1 kg吧?

老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在黑板上写下:1 kg。

老师:你看到台秤上的“千克”这个词了吗?

生:没有,我们看到的是“kg”。

老师:“公斤”的意思是...

生:是千克的英文名。

老师在黑板上千克下面写:千克。

(2)看一看。

老师:请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里,感受一下1 kg的重量。老师说,示范,然后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和学生一起工作,从学生那里收集信息。

老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1:很重。

生2:时间长了感觉很累。

老师:请记住这种感觉。现在我要测试你的感受。

(3)预估苹果。

老师:请大家估算几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 kg,然后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把这些苹果放在袋子里依次称重,找出称盐的感觉。

被选中的学生人数各不相同。

老师:每个小组都选择了苹果。让我们在秤上称一称,看看你是否能正确地估计它们。

通过实践,验证了自己的估计结果。有的团估计质量差很多,恨不得把苹果加到秤上。

老师:请你在小组里再说一遍,1斤苹果有多少个?

学生1:老师,我发现我们组选的苹果大小都差不多。

生2:发现小苹果多,大苹果少。

老师:你是对的。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质量都是1 kg左右。我们一起去找他们好吗?

生1:我觉得两瓶水的质量大概是1 kg。

生2:我觉得四本书大概是1公斤。

生3:老师,你的书包大概1斤。

4: 10笔的质量约为1 kg。

老师:好,现在请把你们估算的物体拿来,实际称一下,看看有多重。

称重后,同学们发现自己估算的质量和1 kg的差距。老师让差很多的同学再称两袋盐,再感受一下后再估算。估计团体称两瓶水后,结果是1斤多一点。当他们看到这个结果时,所有的成员都兴奋地跳了起来。

(4)称重。

老师:你想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体重吗?你知道规模吗?请在小组里选出两个同学,先估算一下体重,然后称重,好吗?

3.树立克的质量观。

(1)猜一猜,称一称。

老师:刚才,各组都表现得很好。接下来我们玩猜谜游戏好吗?猜猜我手里的1一角硬币有多重?(同学猜测1g,3g和10g不一样。)

老师:我们来称一下。(向学生简要介绍天平的用途)

结果是11克,老师在黑板上写:克和g。

(2)看一看。

老师:原来1分硬币1分硬币重约1克。现在把这枚硬币放在你的小手里,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然后把该组的硬币放在一起,看有多少克,然后称重。

(3)寻找。

老师:谁能告诉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约为1克?

生1:我的铅笔尖。

生2:一粒。

老师对学生所说的物体进行称重,以验证他们的估计结果。

学生张朝宇说:“我的纽扣可能超过1克,因为它们很大。”另一个生命吴晗反驳道:“那不一定。如果你的纽扣是木头做的呢?”张说:“木头这么大能超过1克。”吴反驳道:“难不成还是空心的?”

这个时候老师也不急着打断。经过一番争论,老师让学生思考:1斤棉花和1斤铁哪个更重?有同学不假思索的说铁很重。小组讨论后,一致认为同样沉重。

老师:请做个手势:1斤的铁有多大,1斤的棉花有多大。

老师:想想刚才的纽扣问题。你要说什么?

生:大物件不一定重,小物件不一定轻。

4.独立探究公斤和克的关系。

老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公斤,还学习了1克有多重。那么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观察、称量、计算桌子上的材料,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活动后小组报告。

1组:我们组认为1 kg等于1000 g,因为我们组的大袋盐是1000 g,在磅秤上正好是1 kg。

第二组:刚才我们称这两袋盐为1kg,我们也称一袋盐为500g,所以我们组也认为1kg = 1000mg。

第三组:我们组没有称,但是看到了。看一袋盐,上面写着500克!

有的组没有得到这样的结论,老师让他们用其他组的方法验证,得到这个结论。

老师:你今天开心吗?你得到了什么?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一下,然后把家里的东西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