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四年级如何开展课外阅读
小学阶段: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654.38+0万字;
为了达到课程标准对阅读总量的要求,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我觉得要做到三点,兴趣,方法,习惯。
第一,引导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力量。古人云:“不见其趣,学之不乐。”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毫无兴趣地强行进行性研究,只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头脑中有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阅读课外书。
(一)故事引路。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把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之后,让学生自己读。学生感受到故事的魅力,他们的阅读兴趣会非常浓厚。一般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读童话和寓言,因为孩子们非常喜欢读这些书。二是向学生推荐有关科普知识的课外书。让学生亲近自然和生活,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最后,引导学生阅读小说和名著。推动学生课外阅读更上一层楼。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为学生积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拓展课文,引导兴趣
学完书中的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如《偷着读》一文,并引导学生阅读许多林的作品,如《城南旧事》、《夜读阴窗》、《烛心》等。课文的延伸,一方面让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将阅读的触角深入到广阔的课外世界。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完一篇文章,自然会找相关的课外书进行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的活动
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阅读知识竞赛、藏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阅等活动。也可以利用晨读或者语文课前3~5分钟做一个阅读报告。如:背诵自己喜欢的文章或古诗,讲故事,推荐自己读过的优秀作品,交流读书心得,谈谈个人感受。也可以通过海报和黑板向学生推荐新书。
二、指导方法
1.延伸阅读:
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著名作家的名著或从中摘抄,如选自鲁迅《故乡》的《少年润土》,选自《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等。如果能在研究这些文本前后找到与文本或著名作家相关作品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文章,就能从更高的角度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提问:
每当你读到一个美丽生动的句子时,你必须停下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的?看完一篇文章,你要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同时也要考虑文章是否有深度和广度,课后阅读时哪些是精读,哪些是泛读。这种提问会帮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事半功倍。
3.手动复印: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不如手作千遍。”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随身携带。阅读时,每当他发现精彩的部分,优美的句子,成语和格言,他就分门别类地提取到笔记本上,这有助于学生通过做笔记来很好地记住它们。
第三,引导习惯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读书也是。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所收获。一般来说,应该指导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
1,养成制定好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的习惯。
2.养成写和读的习惯。
3.养成阅读时用眼的好习惯。让你的眼睛休息40分钟左右。不要躺着或走着看书,不要在光线强或弱的地方看书。
4、阅读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总之,看课外书应该成为小学生的习惯。小学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各种“闲书”,从家长订阅的儿童杂志到一些文学名著,学生都应该接受。即使到了中学以后,也应该还是爱看各种课外书,在忙碌的间隙让心灵稍微休息一下。拿起一本喜欢的书,就像打开一扇窗,欣赏窗外的美景。景色粗犷豪放,细腻委婉,气势磅礴,感人至深,会让学生忘记学习中的烦恼和不快,仿佛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挥舞着多彩的翅膀,感受着生活的美好。
真的是:让兴趣像花朵一样吸引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