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周:让我受益最大的七条教育谚语。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不是去适应现实。教育应该为促进内心自由和培养优秀的灵魂和思想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教育怎么办!

——周

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想了很多,做了很多评论。

我发现,关于教育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者和教育工作者,如果不同时具备洞察人性的智慧,就容易把文字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细节,就会显得肤浅、琐碎、平庸。

现在我列出我最喜欢的教育理念,七点堪称教育七箴言。

它们确实具有谚语的特点:直指事物本质,既简洁如甲骨文,又简单如常识。可惜的是,人们迷失在对事物的幻想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而忘记了简单的常识。

但是,依然单纯的头脑会觉得,这些谚语是如何击中了当今教育的要害,我们的教育是多么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教育最基本的真理。

1

教育就是成长。

成长是目的,没有超越成长的目的。

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经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成长”简单的表达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让每个人的天性和先天能力健康成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比如知识,灌输到一个容器里。

苏格拉底早就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中与生俱来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声称,他们可以灌输灵魂中没有的知识。苏格拉底冷笑道,仿佛他们能把自己的视力放进盲人的眼睛里。

知道了“教育就是成长”的道理,也就知道了教育应该做什么。

比如智育是培养好奇心和理性思维能力,不是灌输知识;道德教育是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培养丰富的灵魂,不是灌输技能。

“成长是目的,除了成长没有别的目的”,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来衡量教育。即使人们似乎承认“教育就是成长”,他们也必须为成长设定一个外在的目的,比如适应社会,寻求工作,将来有所成就,仿佛没有这些努力,成长就没有价值。

用功利的目标来规范成长,必然会压制成长。其实还是确定“教育就是成长”吗?

成长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吗?

一个天性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即使用功利的尺度来衡量,这样的人不是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真正的成功吗?从整个社会的情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天性优秀的男女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况好得多。

2

孩子不是不成熟的成年人。

童年有其内在的价值。

以外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忽视成长本身的价值,是否定童年内在价值的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把孩子看做“未来的存在”,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在“长大”之前似乎没什么价值,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让孩子为未来的成年生活做准备。这种误解由来已久,流传甚广。

“长大”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可笑。看来孩子还没长大就不是人了!蒙台梭利首先明确批判了这一概念,并在确定儿童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还指出,童年生活有其固有的品质和意义,不应该把它看作人生中不成熟的阶段,只想让它快点过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只是为另一个阶段做准备。尤其是童年,是身心成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候。教育所能达到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从而为他们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但是,今天的普遍情况是,整个成人世界都把自己的小功利目标强加给了孩子,驱使他们在功利的战场上战斗。

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在几年后的社会中,被残酷剥夺童年价值的后果会以一种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从现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而不是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情况正好相反。教育在尽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来塑造学生。人生活在社会中,适应现实当然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充实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不是“为人”的事。

历代哲学家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自己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面对外在现实时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心的自由,但正是有了这种内心的自由,这种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心灵才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教育应该为促进内心自由和培养优秀的灵魂和思想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教育怎么办!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珍惜时间。

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今天我们很多人的耳朵里都听到了。这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有他的理由。如果教育意味着成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应该是为成长提供最好的环境。最好的环境是什么?

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老师。

在希腊语中,学校是休闲的意思。根据希腊人的说法,学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冥想,以便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心智能力。

卢梭为自己令人震惊的理论辩护说,“误用时间比浪费时间的代价更大,受过错误教育的孩子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离智慧更远。”

今天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怕孩子浪费时间,逼着孩子做不完的作业,不让孩子有时间玩,以为这就是为人父母和老师的责任。卢梭问你:什么是浪费?幸福算什么?整天蹦蹦跳跳什么都不是?如果满足自然的要求是一种浪费,那就让它们浪费吧。

到了大学阶段,空闲时间就更重要了。在我看来,不可能有好老师,也不可能有空闲时间。归根结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我学习。在心智能力的成长方面尤其如此。

我同意约翰·亨利的观点: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最好是既没有老师也没有考试,让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涉猎。

我想和萧伯纳一起感叹:全世界的书架上都摆满了精神上的美味佳肴,学生们却被迫啃着那些毫无营养的枯燥教科书。

我把课堂上学的东西都忘了

剩下的就是教育了。

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爱因斯坦的文章里,是他没有指名道姓引用的一句妙语。后来我发现,大概是脱胎于怀特海的一个论点,大意是:只有把课本和讲义丢掉,把为了考试而背的细节忘了,剩下的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很容易忘记,一旦需要,也很容易在书中找到。所以,把精力放在记忆知识的细节上,既费力又没有价值。假设你把课堂上学的东西都忘了。如果什么都没剩下,说明你白受了教育。

作为教育应该留下的,用怀特海的话来说,是完全渗透到你的身心的原则,是智力活动的习惯,是充满知识和想象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整体能力。

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变成了一个不可救药的思想家、学者,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再改变自己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才能承认自己受过大学教育。

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的地方。

让青春在大师的熏陶下成长。

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智力活动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显然,这些智力素质不能像知识一样被传授,而培养它们的唯一方法就是受到具有这种素质的人的影响。

大师在两个地方,一个在图书馆的书架上,一个在大学里,应该是活着的大师聚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一群用想象力探索知识的学者,他们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在成熟的智慧和对生活的激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否则大学就不会存在。

林语堂说得更形象:理想的大学应该是个性非凡的就餐场所。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个牛顿,有一个弗鲁特,东屋有一个罗素,西屋有一个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子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垣的房子。

他强调:“吃饭的地方”不是个例。这些师傅除了吃饭,对学校没有任何义务。学校付钱让他们住校,这样学生可以和他们交朋友,受他们影响。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聊人生聊知识,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熏出来了。

现在的大学都在竞相标榜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拟定了各种硬指标。其实事情很简单:最难的指标是教师,一所大学是一流的大学,拥有一批拥有高尚心灵和智慧的一流学者。否则,学校建筑再大,建筑再宏伟,设备再先进,都是白搭。

老师应该把学生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对于正确师生关系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本质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标志是具有广泛的父母本能,就像父母觉得孩子是目的,学生是目的一样。

他强调教师应该爱学生胜过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天的情况,我补充一下,应该比爱钱爱名要好。今天,有些老师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成获取名利的手段。

一个老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老师的品德。要让学校的大部分老师把学生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就要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体系。

之所以把学生当成手段,是因为老师权力太大,掌握着决定学生升级和毕业的权力。

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应该尽可能少的给老师使用强制手段的权力,而学生对他们的尊重的唯一来源就是他的人性和理性品质。

相应的,就是扩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范围内,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换课,聪明。对教师的考核也应该主要看是否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不是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有能力花大价钱搞科研的老师,就有权利多招学生,让他们为自己打工,否则就会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如何不沦为手段?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作者|周编辑|中国网教育频道

本微信官方账号转载的文章仅供分享,不代表本微信官方账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归原作者所有。如对分享内容的版权有任何争议,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

我推荐

深度|“考上北大后,还是不能原谅母校!”衡水中学“造反派”口述

关注|一代芳华!20多年前的师范生相当于什么?

关注|深圳“高考移民”事件!揭露私塾入学背后的“繁荣模式”。

注意|一线教师呼吁:中小学急需专职班主任,没必要上课!

关注|大数据揭示教师工资现状:无论什么行业都冷,都冷不了教育行业!

注意|期中考试临近,班级群已经被这段话刷屏了!鼓励老师、家长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