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包机
如今,这种善意的提醒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中国的改革开放让“外国人”不再是“外国人”。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外”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邻居或恋人,他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通一员。
而且近年来,中国人大步走出国门,周游世界,自信地展示着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这一符号,成为异乡视野中的“外国人”。
从“看见外国人”到成为“外国人”,“看见”和“成为”之间的变化耐人寻味。
几十年前在路上看到“外国人”,就像看到了外星人。现在出国有时候感觉就是去旅游。
“前年,我们去芬兰的北极村参观,工作人员打扮成圣诞老人,在和我们合影时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得知我们是上海人,圣诞老人马上用上海话跟我们打招呼:‘你好。’那一刻,我们觉得很亲切,很温暖。谈起这段经历,“老阳老张”仍然津津乐道。
杨军和张颖是一对退休夫妇,住在上海淮海路。一个67岁,一个62岁。他们通常以“老阳老张”的名义结伴外出,过着平静的退休生活。
五年前,中国这两位普通老人做了一件他们认为很正常,但在别人眼里却很有勇气、很了不起的事情:两位不懂外语、第一次出国的老人,没有像普通老人一样加入旅行团,而是从一开始就决定“做自由人,享受欧洲的阳光”。他们用了83天的时间,走遍了意大利、法国、摩纳哥、西班牙、葡萄牙等五个国家的十几个城市,让人不禁想起电影《80天环游世界》中的情节。
那次难忘的欧洲自助游,让他们对出境游“上瘾”:“年轻人能做的,我们老年人也能做。”回国后,他们出版了一本游记《爸爸妈妈旅行》,受到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喜欢。因为这次旅行,因为这本书,他们也交了很多朋友,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实。
老阳告诉记者:“几十年前,在路上看到外国人就像看到外星人一样。他们的高鼻子,蓝眼睛,金色的头发和五颜六色的衣服让人觉得很奇怪,所以周围经常有外国人。后来上海街头的“老外”越来越多,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现在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旅游已经从一种奢望变成了一种“生活元素”,甚至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今,谈论“地球村”很流行。我们国家的人就像一个村子里的村民。你来我家,我去你家看看,这很正常。”
对老阳和老张来说,语言障碍是他们出国旅行的最大困难。真正出国的时候,老两口发现“其实很多外国人都会说点中文,用画画和手势,基本的交流还是没问题的。”
第一次去“新马泰”,远房亲戚邻居都很羡慕我,我托付给他的东西足足有三张A4纸。
谈到旅游,住在烟台的李斌佐滔滔不绝地说:“20多年前,我第一次旅行是带着儿子去北京,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城拍了一些照片。我回来的时候,邻居们争着传。”
1995年,国家开始实行周末制,后来又推出了黄金周。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于既有时间又有闲钱的李斌佐来说,已经不是奢望了。“前年,我儿子出钱让我去欧洲。这要是搁在20年前,我想都不敢想。”
上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清楚地记得,1992第一次带团去“新马台”时,远房亲戚和邻居都很羡慕他,托付给他的“洋货”足足装了三张A4纸:手表、化妆品、丝袜、小家电、咖啡...而且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好多包,像是“单飞”。
如今,这样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喜欢购物的上海人对泰国的燕窝、新加坡的镀金胡姬花、马来西亚的锡制品等特产了如指掌。近年来,游客已不选择“新马泰”包价游。一些对泰国感兴趣的游客只选择一个小岛度假休闲。
从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开放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名单中可以看出,2004年是我国出境游发展最快的一年。这一年,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等30多个国家成为出境游新面孔。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公民境外旅游目的地近140个,中国游客已走遍全球。
三十年前,“入境旅游”是一个生僻的词,国家对接待外国人入境观光的定义是“人民外交”。
我第一次去中国是在1978的夏天。当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时,我看到工人们盘腿坐在跑道之间的草地上。机场又小又脏,没有空调。送我去酒店的大巴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双车道公路上,路上挤满了自行车和马车。
我的北京之行从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开始。当我在北京四处游览时,北京人对我的穿着感到惊讶。除了北京,我还去了东北。在大连某酒店附近闲逛时,引来好奇的人驻足观看。我身边总是跟着几十个中国人,他们似乎被我的身高吓倒了。当我穿短裤的时候,我不敢相信一个孩子会过来拔我的腿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去过中国四次,交通方便多了。此时,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现代化。除了新建的楼房和高速公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也在增强。
2004年,我应邀去吉林大学教书,那里的所见所闻让我大吃一惊。在吉林省长春市,现代化的摩天大楼高耸入云,麦当劳等国际知名连锁店在繁忙的街区随处可见。
我的学生穿着牛仔裤、t恤、运动鞋和背包。他们的穿着就像美国学生一样,他们中的许多人对美国非常了解。
长春的冬天很冷,但是长春人对我很热情。在长春的五个月里,我体会到了很多善意和善良。我从中国学生和同事那里学到的东西比我教给他们的关于美国的东西还要多。
这是一个叫吉姆的美国人在他家乡的报纸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没有过多的修饰,实际上描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变化中,旅游的视角略有所知。
上海国际旅行社美国大学国际联络部经理袁祖康从1978开始从事入境旅游,那是中国开放入境旅游的第一年。作为第一批从事入境旅游的专业人士,他驻足回望过去,不禁感叹新中国入境旅游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变化程度。
30多年前,“入境旅游”还是一个相当生僻的词。国家把招待外国人入境观光的行为定义为“人民外交”,所以“导游”实际上是按照当时“外籍劳工”的标准来培训和要求的。
入境游刚开通的时候,以美国为例,主要是包机运输,一般是每周三个包机。中国最大的客机是波音707,可以容纳200多人。所以游客要承担高额费用,很少有人入境。现在国内几乎所有的二三线城市都有自己的机场。仅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每天起降航班约750个,覆盖90多个国际(地区)城市和70多个国内城市。
记者从上海旅游部门了解到,上海最初接待入境游客的旅行社只有中国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两家。但目前有近900名导游,2万多名从业人员,旅游线路多种多样。无论是出境还是入境,游客都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站在上海五彩缤纷的街头,听年轻人讨论最新的美国大片,英国人西蒙以为自己站在了伦敦的大街上。
英国人西蒙说,他爱上中国是因为在中国之旅中培养了自己的感情。“中国的食物,不错!中国的风景,好!中国的朋友,好!”“好”成了西蒙在中国最常用的词。
“在我们以前的印象中,中国人都是瘦瘦的丹凤眼。在我来中国之前,我只知道中国功夫、李小龙和成龙。好像以前大部分外国人只知道这些。”
在15期间,西蒙来过中国四次。在他看来,最大的变化在出行和居住两个方面。从一开始闷热的车厢、狭小的乘坐空间,到如今配备航空座椅、外置行李舱的豪华空调客车,交通的舒适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除了四通八达的航空路线,许多城市现在都开通了铁路动车,这使得中国内陆的旅行更加舒适和快捷。
刚来中国的时候,西蒙觉得除了一线城市的一两家高级酒店,一般地方的住宿条件都很差,尤其是卫生间的味道让他“难以忘怀”。6年前第三次到北京、上海、Xi、成都等城市时,他发现这里不仅有五星级酒店,还有很多商务酒店、酒店式公寓、连锁便利酒店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旅游酒店可供选择,服务也越来越规范。
从清晰的标志到干净的公共空间,城市在细节中散发着文明的魅力,这样的中国也让西蒙越来越感到亲切:“现在中国的年轻人会说很多英语,不用担心在路上迷路,各个年龄段都很热情。”
有一次,当他站在上海五光十色的街头,听周围一群时尚的年轻人讨论新上映的美国大片时,那一刻,他说,恍惚中觉得自己站在了伦敦的大街上。
去年夏天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西蒙和妻子一起坐在“水立方”里喊加油。中国先进的比赛场地和好客的面孔,让西蒙想起了15年前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时的情景,不禁由衷感叹:“中国真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过去,旅行就像去市场和插红旗,但现在对许多人来说,旅行已经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
去年夏天,上海分众广告公司董事长徐丽自费去了南非,在好望角遇到了她在安徽的高中同学。两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异国他乡的相遇自然不一样。当然,这种喜悦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在外国遇到“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时的那种相互欣赏,更多的是在另一个国家遇到故人时的惊喜和愉悦。
随着国人的脚步越走越远,人们的旅游心态和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出国不再只是走个形式,人们的旅行目的越来越多样和细化。有些人享受异国美食是为了体验外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些人是为了体验当地的风俗,有些人是为了去博物馆和美术馆滋养感情,有些人是为了体验与经典大片场景中的主人公一样的心情,有些人是为了参加时装秀以捕捉最新的潮流元素,有些人是为了拜访老朋友或观看偶像演唱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心理学讲师曲玉萍是一名旅游爱好者。她自费去过美国、法国、爱尔兰、希腊、越南、柬埔寨、毛里求斯等许多国家。因为她精通英语,所以几乎都是自助。她告诉记者,以前在欧洲旅游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日本人,但近年来这种误解变少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关注。“我注意到很多地方特别提供中文服务,比如巴黎的名牌店、奥特莱斯;在意大利;我以前去过苏格兰,但是礼品店没人会说中文。今年夏天再去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来自中国的店员。另外,在美国维尔的滑雪场,我前年去的时候,教练都在说英语。结果,今年他们提供了会说中文的教练。”
上海锦江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王芳感慨地说:“过去,人们出国旅游意味着‘插红旗’。他们每到一个景点,就匆匆留下一张‘到此一游’的照片,每天都像是去赶集凑热闹。但现在,旅游业是许多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急行军式的出境游逐渐退潮,精致的深度游越来越受游客青睐。在王芳看来,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旅游观念的改变和生活情趣的提高。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系教授顾晓明认为,中国近年来发展很快。旅途中不难发现,国内外一些城市的距离感正在逐渐消失,各种文明在不断交融,这真的令人欣慰。当然,也要反对国内一些地方盲目“克隆”外国景点,滥用外国洋名,因为更高层次的融合应该表现在:不仅在一个城市里享受到置身于世界的便捷和时尚感,还能领略到当地真实的文化内涵,让“游”更有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发展迅速。中国公民出境人数从2006年的1.21.3万增长到2006年的3400万,五年增长了2.8倍。
作为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出境旅游市场一直非常火爆:1990年,上海旅行社组织了数万人次的出境游,此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08年,上海通过旅行社出境旅游人数达73.8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比例居全国前列。
“蓝眼睛、高鼻子”进来了,“黑头发、黄皮肤”出去了,从当年的“见外国人”到现在全世界的“外国人”。这种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