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500字的关于一个地方的风俗的作文。
彩灯种类繁多,名称各异,有龙灯、狮子灯、蛤蜊灯、战车灯、茶篮灯、喜庆灯、采莲灯等等。
九江的龙灯也叫舞龙,俗称“耍龙灯”。它的形象各具特色,由竹、木、布、纸等制成。结的数量从近百个到少则二三十个,但都是单数。能在体内点蜡烛的叫“龙”,不能点的叫“布龙”、“沙龙”。
九江各县的“船灯”也叫“采莲船”。他们用竹签扎成小船,上面盖着彩色的布或纸,上面盖着绿丝表示水线。船外有船夫,船夫(桨),船夫,船夫,手握船舵,手摇大香蒲。三人动作协调,模拟上下沙滩、顺风搁浅等航行动作。船上的姑娘们唱着各种小调,伴着锣鼓,夫妻二人不时附和,幽默风趣。
湖口渔鼓湖口渔鼓流行于湖口和鄱阳湖地区。它以丰富的鄱阳湖渔歌和民歌为基础,可以单用、多用、多曲。唱歌可以和说唱结合。演唱时,表演者左手持河豚皮制成的竹鼓,右手持精致的木棒,同时敲打鼓面和后记,发出清脆而丰富的“二响”声。它的声音像渔船斗篷拍打着波浪,旋律流畅,水乡生活气息浓厚。
傩舞又称“傩舞”、“傩舞”,俗称“鬼戏”或“鬼脸舞”。它起源于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信仰,后来发展成为原始巫术中的一种仪式,并逐渐演变为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日仪式。这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从口中发出“傩”的声音。另一种是由十二个人组成,每个人都有一根彩绘的头发,手里拿着几尺长的麻鞭,摇晃着喊着专门吃恶鬼和野兽的神灵的名字,并伴有音乐。
由于傩舞在不同地区流传,其表演风格也有所不同,包括场景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还有气势磅礴、心情奔放开朗、节奏明快、动作矫健的“吴诺”一派。这种古老的传统傩舞之花,至今仍流行于德安、武宁、都昌等县的戏台、厅堂、村头。
瑞昌船鼓,原名“龙舟鼓”,原是端阳赛龙舟时,湖边水乡居民所唱的小调。清朝乾隆年间传入瑞昌。在逐渐吸收当地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伴奏乐器除了原有的小鼓和马工外,还加入了欢快的唢呐,形成了独特的瑞昌船鼓。
船鼓的演唱形式最初是一个人站着唱,后来发展成了合唱。唱的时候会在木橘上裱一只木刻的“龙舟”,船头系一面单鼓一面小锣,以唱为主,歌词为偶句,五至七句,十字交叉。传统曲目有《闹端阳》、《花朝调》、《拜年》
瑞昌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瑞昌被誉为剪纸之乡。
瑞昌剪纸的特点是简洁美观,构图匀称,造型生动,剪纸方法活泼。剪刀作为工具,阴阳切法都用。以民间传说、花鸟动物、戏剧人物等为题材。好的剪纸可以作为门窗、天花板、篮子、家具的装饰。也可用于枕套、鞋面、门帘、桌布的刺绣,给人以美的享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武宁采茶戏位于幕阜山区武宁县,盛产茶叶。因为采茶歌在当地的流行,逐渐形成了名为“三角班”的采茶戏小戏,清朝乾隆年间流传到湖南、湖北、江西部分地区,经过众多艺人的创作创新,逐渐形成了武宁特有的采茶戏。以县城为中心,在何秀上游称为上河派,在何秀下游称为下河派。前者受汉剧、湘剧、宁河戏等大型剧种影响,擅长做工。后者受湖北黄梅、阳新采茶戏影响,以唱腔为主。
武宁采茶戏150余种,多为民俗题材的文艺剧,也有少数武侠剧。这部剧的唱腔分为三类:正统调、花腔、杂调。它们是民间音乐语言和民间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唱腔优美,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
武宁县的锄山鼓,又名“催工鼓”、“鼓歌”,流行于武宁县的船滩、温塘、南岳、林东、李希、洋洲等乡镇。它是民间具有独特地方风格的传统艺术,也是集体劳动中以歌娱乐、以鼓励志、以劳娱乐的活动。
锄山鼓多出现在集体挖茶山、锄油茶林、开垦土地等劳动场所。几十个人排队,一个人打鼓领歌;众人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和谐地弹奏着数字,节奏时快时慢,旋律粗犷,格调高昂。
一般来说,锄鼓可以分为三次:第一次慢,第二次渐快,第三次快而敏捷。随着鼓点的起伏,歌曲节奏悠扬,却很锄舞,“哦”的声音铿锵。